查看原文
其他

恒大“爆雷”,文旅地产商们请放弃幻想吧!

深耕文旅新消费的 执惠 2022-08-01

注册资本39亿,负债2万亿。从频频“爆雷”到表演式自救,再到躺平“你看着办吧”,最近恒大的日子不太好过。


而作为恒大集团旗下的多元化业务之一,其文旅板块能否顺利“渡劫”,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。恒大文旅的模式属典型的文旅地产模式,需要文旅项目不断在更多区域寻求复制,项目投资体量大,也会对资金带来不小压力,需要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持续支持。


但随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,以及相关监管政策不断收紧,一众文旅地产商被迫脱下文旅的外衣,都被打回了原型,文旅地产逐渐成为矛盾重重“全是坑”的市场。


声称“明年上市”的恒大文旅的内核究竟是什么?为何要劝文旅地产商们放弃幻想?


▲恒大“爆雷”,文旅地产商应放弃幻想

01


负债2万亿,恒大从神坛“跌落”


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恒大债务问题的一些关键时间节点:


2020年6月,恒大地产爆发商票兑付危机;

8月,“三道红线”新规发布,恒大三线全踩;

9月,恒大地产发行40亿票面利率5.8%的5年期(3+2)公司债,用于偿还两笔公司债;

11月,恒大集团出售其持有的广汇集团40.98%股权,套现148.5亿元;

2021年1月,恒大宣布安排自有资金提前赎回2023年到期的共计168亿港币可转债;

2月,恒大部分楼盘提供25%的折扣促销;

6月,恒大集团出售其持有的29.9%嘉凯城股权,套现约25.08亿元;同月宣布有息负债降至约5700亿元,净负债率已降至100%一下,实现一道红线转绿;

8月,中国恒大公告称,上半年恒大房地产开发业务亏损约为人民币40亿元,恒大汽车亏损约为人民币48亿元;同月在经历一系列约谈后交出“保楼状”;

9月,恒大财富发布现金分期兑付、实物资产兑付、冲抵购房、尾款兑付等兑付方案;


更有恒大资本圈的知情人士向媒体表示,今年7月至今,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为维持集团正常运营,已通过变卖个人资产或质押股权等方式,累计向恒大注入资金超70亿元现金


而作为恒大集团旗下的多元化业务之一,文旅板块能否顺利“渡劫”?


今年4月召开的恒大2020年业绩会上,许家印曾提到“新恒大”的产业生态覆盖了衣食住行、文旅康养等领域,恒大汽车、恒腾网络、恒大物业、房车宝、童世界、恒大冰泉等业务都会逐步分拆上市。


很多人问我恒大文旅上市有戏吗?


恒大的确曾为文旅板块的上市,进行了内部资产腾挪等一系列动作。包括将恒大酒店从恒大地产集团剥离,装入恒大集团旗下恒大旅游管理,再将恒大旅游管理、恒大童世界打包装入恒童投资,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旅游项目投资开发运营、旅游管理服务等,由香港注册的成得发展全资控股。


截图来源:爱企查


资料显示,恒大旅游集团成立于2015年,产品主要包括恒大童世界、恒大水世界、中国海南海花岛、恒大养生谷以及恒大高科农业,注册资本100亿元。


2016年底时,恒大旅游集团还只有海南海花岛、海上威尼斯两个项目。但2017年恒大文旅开始加快全国布局;2018年在长沙、开封、太仓、句容等地的童世界文旅地产项目相继面世;至2019年12月,又增加武汉、合肥、昆明三地童世界文旅地产。


简单回顾下恒大文旅板块的发展,其实已经足够庞大,而更多的细节是,今年3月初,恒大旅游集团更名为恒大童世界。其作为恒大集团旗下旅游业务的实施主体,几乎囊括了恒大集团所有旅游资产,包括恒大童世界、恒大水世界、中国海南海花岛、恒大养生谷以及恒大高科农业等,属重资产公司。而恒大旅游管理主要为运营管理平台,侧重轻资产公司。


上述的成得发展成立于2021年1月15日,目前对外投资仅有恒童投资。如此看来,将文旅资产完成打包注入新境外公司后,恒大的文旅板块谋求在港股上市的意图明显。


而据2020年恒大中期业绩会公布数据,恒大已完成布局15个童世界项目,预计2022年陆续实现开业;未来3年还将在全国布局20-30个恒大水世界项目。恒大旅游集团官宣,截至2020年12月18日,去年已销售12.5万套房屋,销售额超1000亿元。


最后一句的关键信息透露了一切秘密,那就是恒大文旅本质上还是地产


以恒大文旅为代表的文旅地产模式,项目投资体量大,地产扮演重要角色,文旅业态也较为丰富,并逐渐品牌化,可增强同类项目的品牌效应,以及拿地投建项目的复制能力,在此过程中积累构建的运营管理等轻资产、链条化业务及能力,做大了整个的文旅业务盘子,也提升在项目谈判、投建、运营以及异地扩张等方面的能力。


不过,这需要文旅地产项目不断在更多区域寻求复制,项目投资体量大,也会对资金带来不小压力,需要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持续支持。


02


政策收紧,文旅地产高起低走?


最近流传着一个名单,一众文旅地产商脱掉文旅的外衣,都被打回了原型。没想到,潮水褪去,“裸泳”的人还不少,最近恒大、雅居乐、建业、佳兆业、金茂等一系列地产商的处境就可以看出它们的难受。


为什么劝文旅地产商们放弃幻想?大家可以看看最近一个重量级的文件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。


其关于地产的表述是这样的: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,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。



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细节值得关注:


一是,再次重申“房住不炒”的定位;


二是,有关房地产的描述没有放在经济建设模块讲,而是放在了社会建设部分。这说明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是坚决的,房地产曾经作为经济支柱的功能再也不可能了。


除此之外,涉及文旅地产的一系列政策“紧箍咒”不断收紧。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《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》,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、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发布了《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》等等。


《导则》指出,特色小镇应聚焦产业细分门类,做强做精特色产业集群,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%,培育竞争优势强的领航企业,文化旅游类的特色小镇接待旅游的人数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0万人次。这个《导则》强调除了原有的传统民居外,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,住宅用地的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%,鼓励控制在25%以下


这种迅速上演的变局,对文旅地产企业,或文旅是重要业务板块的地产企业,正在带来巨大的冲击。文旅地产企业或将文旅作为重要业务板块的地产企业,将会面临多重挑战:


1、拿地挑战。今年上半年以来,首批集中供地的土地价格上涨高企,文旅地产商既囿于自身困境,也要面对与知名企业竞争中可能被碾压的问题,将优质土地供给潜在空间压缩。旅游央企,大型房企,或已有代表文旅地产项目的房企等,相对挑战小一些,反之其他企业则挑战较大。


2、资金挑战。上述的“三条红线”融资监管新规,已是直接的巨大制约。同时,不少地方政府已更加“精明”,正在逐步告别以往较“粗糙”的文旅地产开发模式,表现之一是对文旅地产项目投资方的资金来源更为关注,“卡”得更严,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筹资,还是自有资金,地方政府态度迥异,前者较难过关,后者则更容易,这对习惯于“空手套白狼”,或多依赖银行贷款等资金开发循环盘活的房企来说,拿新地开发新文旅项目的门槛抬升了不少


3、延续上述第2点逻辑,更多的地方政府已明晰文旅地产项目的模式、玩法,这会推动更多的本地龙头类国资旅游企业或地产企业等入局,玩法类同,低价拿大量土地,盖房、建设文旅项目,卖房、运营文旅项目,同时激活项目区域商业活力,抬升区域土地价值。地方国资融资渠道多、融资成本低、政府信赖度高,且“肥水不留外人田”,何乐而不为?面对这样的竞争者,央企、大型房企还有不少抗衡可能,中小企业则受到更多冲击。


4、运营挑战。低价拿地、卖房回本及赚钱,但文旅项目草草了事,或平淡经营,这种玩法已难以走通,地方政府不但更看重企业是否有运营文旅项目的(成功)经验,还要求先建部分文旅项目,或与住宅项目同期开建,同时分期批地,这导致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更高,资金压力也更大,旧模式难以玩转。


我们可以看到“文旅+地产”的模式,基本上“寿终正寝”。


过去很多年,中国文旅产业的一部分企业是以地产的模式在做文旅,基本模式包括了地产+五星酒店、地产+主题公园、地产+度假村、地产+文旅融合体、地产+特色小镇等等,基本模式换汤不换药,基本是以地产的快进快出,短平快、投资大、收益高为核心诉求,基本上跟文旅项目长周期、慢收益的规律很难兼容。


但随着新运营时代的来临,文旅地产应该放弃幻想了!要么转型做保证型刚需的保障型地产,要么轻资产做好文旅运营,以后估计很难再听到动辄投资几百亿、上千亿的文旅项目了。


今日话题

新运营时代,文旅地产如何转型?欢迎您在留言区发表看法

「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」




执 惠

助力中国文旅目的地生态创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